汉灵帝真有那么昏庸吗?真实的汉灵帝是怎样的人?

汉灵帝刘宏作为东汉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昏君,从他的庙号就能看得出来,他在历史上的名声是非常不好的。只不过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汉灵帝,基本上也都是依靠后人对他的描述来想象的,但是这样的印象本来就参入了很多古人对他的情感,并不能算是客观的。那么真实的汉灵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有人们所说的那样昏庸吗?汉灵帝为人究竟如何,他做过哪些昏庸的事情,又做过怎样身为皇帝该做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汉灵帝简介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2、汉灵帝不为人知的一面

汉朝有两大昏庸的皇帝,就是汉桓帝和汉灵帝,诸葛亮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看来在诸葛亮心目中汉桓帝汉灵帝都是昏君。其实昏君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其一,年少不幸。刘宏的祖父刘淑,祖母夏氏及生父刘苌,均在刘宏登基前已逝世;仅生母董氏健在。四月十七日,朝廷追尊刘淑为孝元皇,夏氏为孝元皇后,刘苌为孝仁皇。因为此时是皇太后窦妙执政,刘宏的生母董氏不可能入宫为皇太后或者称后,只能封为慎园贵人(慎陵为刘苌陵墓),仍居住在河间国乐成县。刘宏十二岁从解渎亭侯一跃而登上大宝,内心里不可能不激动,但是对自己的生母却不能尊称皇太后,内心相当抑郁。

其二,外戚专政,刘宏其实没有多大权力。正月二十日,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夏门外万寿亭,大将军窦武持节率群臣出城迎驾,刘宏乘坐王青盖车(皇太子座驾)进入雒阳皇宫。正月二十一日,刘宏正式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建宁。朝廷任命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三人共同参录尚书事。六月十七日,窦氏家族以策立有功获得封赏:大将军窦武封为闻喜侯;其子窦机封渭阳侯,拜侍中;其兄子窦绍封鄠侯,迁步兵校尉;窦绍之弟窦靖封西乡侯,为侍中,监羽林左骑。其他如刘儵、曹节等人各有封赏,只有太傅陈蕃坚决推辞。不过上帝叫他灭亡,先叫他灭亡。不久太监们联合起来,控制住皇帝刘宏和尚书台(任免官员的诏令由此发出),当晚就派人去抓捕陈蕃、窦武。后来窦武的军队发生哗变,转投王甫、张奂阵营之中,于是宦官便取得全盘胜利,窦武、陈蕃等人被灭族。这就是九月政变。从此皇帝开始亲征,大权渐渐落在太监手里。

其三,知恩图报。熹平元年(172年),窦妙得知母亲病故于交阯,不久便伤心而病逝(感疾而崩)。宦官们(曹节、赵忠等人)扣押尸体,不肯发丧,甚至提出用贵人的丧礼仪式,刘宏得知,则拍板用太后的丧礼仪式。等丧礼结束,接着准备下葬时,曹节等人又提出:因为窦氏家族有罪,所以窦妙不能与汉桓帝刘志合葬。这时候,很多正义的大臣(廷尉陈球等人)都站出来反驳,为此朝廷还专门开会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之后,最终刘宏用一句“虽然窦氏有罪,但窦太后对我有恩德,我不能废黜她。”封住了曹节等人的嘴,以行动报恩。

其四,喜欢辞赋。熹平四年(175年)五月,刘宏作《皇羲篇》共五十章【《太平御览?卷92》引《典略》:熹平四年五月,帝(刘宏)自造《皇义》五十章。】;光和五年(182年),刘宏到太学考察,亲自在石碑上作赋。;光和六年(183年),刘宏追思已故的王美人(献帝刘协之生母王荣,181年被何皇后毒杀),还作《追德赋》、《令仪颂》以示怀念。

其五,酷爱书法。汉灵帝是个文化青年,或者喜欢文化人。征集了数百个擅长书法的人到鸿都门切磋,其中师宜官的八分书是公认更好的。师宜官性格孤傲,不喜欢当官,而其弟子梁鹄则官至选部尚书(174年在任)、凉州刺史(184年在任)。

你看这就是刘宏,虽然昏庸,可还是有点小本事,当然他的卖官鬻爵让人痛恨,也难怪,以前苦日子过惯了。另外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叫乱而不损,似乎说他还是有点小能力的。

3、汉灵帝是怎么死的

光和七年(184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动。刘宏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宣布解除党锢,组织 *** 军平定叛乱。

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 *** 军剿灭各地黄巾军,刘宏为表天下安宁,于是改元中平。但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

中平二年(185年),刘宏先后派皇甫嵩、张温前往凉州平定叛乱,不但没有平定,反而让凉州叛军越发壮大。

中平四年(187年),凉州沦陷,凉州刺史耿鄙、汉阳太守傅燮先后战死。同年,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

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乱,让刘宏逐渐从西园享乐中走出来。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刘宏在雒阳平乐观举行阅兵仪式,自称“无上将军”,骑马持剑检阅军队。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皇甫嵩在陈仓大败凉州叛军王国等人。三月,幽州牧刘虞平定张纯叛乱。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刘宏在南宫嘉德殿驾崩,年仅三十三岁(按刘宏继位时年十二,则驾崩时应为三十三岁,《后汉书》误作三十四岁),谥号孝灵皇帝。其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六月十七日(7月17日),葬于文陵。

[宁夏省]宁夏广电职称刘宏学,宁夏刘宏阳

刘宏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入继大统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因父亲、解渎亭侯刘苌早逝,故刘宏世袭解渎亭侯的爵位,母亲为董氏(董太后)。 [1]

永康元年(167年)冬,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嗣而崩,窦妙之父窦武召见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刘鯈,问河间国宗室中的谁比较贤明,刘鯈推荐了解渎亭侯刘宏。窦武遂入宫禀告窦妙,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2]  [50]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 [3]  ,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 [4]  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5]

朝廷倾轧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被封为闻喜侯,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 [4]  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之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刘宏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 [6]  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建宁二年(169年)三月,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 [7]  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 [8]

建宁四年(171年)正月初三,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 [9]  七月,立宋氏为皇后。 [10]

熹平元年(172年),太傅胡广逝世。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刘宏。 [11]  同年,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 [12]

熹平六年(177年),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

汉灵帝刘宏都有哪些怪癖?有什么依据呢?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这样一段话:近贤臣,远小人,则汉所以兴;亲小人,远贤臣,则汉所以衰也。先帝在位时,每每与大臣们讨论此事,对桓、灵也是恨之入骨,叹息连连。刘宏在位22年,是东汉王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愚蠢、不道德,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古代皇帝。在我看来,他对历史的贡献是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为以后的三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汉灵帝最出名的是他的 *** 享乐,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美人裸游堂 "就出自他手,还有许多丧尽天良的嗜好。

这样的人只活了三十三岁,但对道德秩序的破坏是巨大的。汉灵帝时期,太监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通过腐败行使权力,积累财富,造成了 "黄巾起义",导致了自己的灭亡。汉灵帝在文化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他本人喜欢慈禧,并亲自撰写了黄歇。弘都门书院的建立是为了研究中国的书法和书法的主题。红豆门书院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门学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和艺术专门学院。

此举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洪都门书院使平民百姓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为科举和各种专门学校的建立开辟了道路,特别是在唐代。汉灵帝对金钱的热爱是受其母亲董氏的影响。他的父亲是侯爵,家庭条件自然很好,但他的母亲董氏却一直沉迷于金钱,看到别人的钱就发火。刘宏从小就受到熏陶,对金钱的占有欲很强,做梦都想捡到钱。168年,汉恒帝去世,刘宏继任汉灵帝。因为他没有学会如何管理国家,在他17岁的时候,对 *** 还一无所知,权力基本掌握在太监和他母亲董太后手中。刘宏开始对奇花异草和御花园的建设感兴趣。他继续建造香林园、弘德园和其他气派的花园。库房已经空了。董太后建议汉灵帝卖掉官职筹钱,得到了刘宏的赞赏。公元178年,董太后在上林苑设立了一个卖官职的专门机构。两千万买两千石,四百万买四百石。品行好的人可以酌情支付一半或三分之一。

在母亲的指点下,汉灵帝刘宏 "卖官鬻爵",肆意敛财,看着满屋子的钱有点晕。卖官鬻爵 "使刘宏成了无名小卒,乐此不疲。老百姓的房子被抢走了,苦不堪言。刘宏是个很坏的国王。所谓主暗臣昏,他的手下也只敛财,骄奢淫逸,终于引起了人民的反抗。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迅速蔓延到全国,给腐朽的东汉王朝以致命的打击。公元189年,刘宏去世,年仅34岁,结束了他贪婪和不道德的生活。

扬州职业大学刘宏年龄

48岁。扬州职业大学刘宏年龄48岁。扬州市职业大学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 *** 批准、教育部备案宁夏广电职称刘宏学,由扬州市人民 *** 主办宁夏广电职称刘宏学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宁夏广电职称刘宏学,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扬州市人民 *** 共建。

哪有厌学怎么办?

很多家长特别担心,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叛逆期孩子厌学怎么办。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叛逆期,这时候的孩子没有方向,极度敏感,家长需要的是用有技巧的方式去改变他们,以下这几招就是很多家长都试过并且表示好用的,家长们可以收藏起来。

一、陪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学习的时候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给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 相信每个学校总有一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乖巧懂事,热情大方,好像没有缺点一样,但是却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为了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里从不看电视,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们也会看书、工作,自然而然,孩子就会知道,学习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他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用在探究学习的世界,而且这样的孩子会很喜欢和家长沟通,很难会有叛逆期。

二、让孩子多一些兴趣爱好,摆脱枯燥单调的学习

家长还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孩子就该在上大学之前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面。但孩子十多岁,正是好奇心爆棚的年纪,让他们去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不亚于一场酷刑,叛逆期的孩子总是你越让他做什么,他偏不。所以要想让孩子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就要做到不阻止孩子正常的爱好。

在学习之余,孩子可以通过他们的兴趣爱好去缓解学习的压力。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和孩子约定条件,比如学习间隙休息的时间,但这个时间是要和孩子商量好的,约定好以后就要严格执行了。

三、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氛围,不要打扰孩子的学习

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当你工作的时候,你们隔壁的公司在装修,声音还是一顿一顿的,而且装修工人在那里一边装修,还一边大声的说话,你能接受么。孩子在家学习也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

但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他们只是把孩子关到他们自己的屋里学习,然后在外面惬意地刷着手机,看着电视,孩子打开门发现你们在外面玩的开心,他自己在屋里学习,自然是不会理解的。还有些家长还总喜欢打扰孩子学习,一会问孩子渴不渴,一会又问孩子饿不饿,这样也会让孩子的学习思路被不断地打断。

其实孩子的叛逆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只要家长能好好地引导,叛逆期会很快过去的。但如果是已经是叛逆期孩子厌学怎么办呢,也不用着急,只要我们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孩子会很快就度过迷茫期,重新拿起书本,认真的学习。